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声音> 学术声音

李雄:公园体检——助力城市公园系统更新

日期:2021-08-23  来源:  作者:

   在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体检工作推进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李雄教授团队以柳州为试点城市顺利完成首个公园体检工作。经过框架搭建、数据采集、分析诊断、编制体检报告、开具体检处方等环节,基本确立了公园体检的方法与技术,形成一整套科学、全面的公园体检机制。《2021年柳州公园体检报告》已经出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首个公园体检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1 为什么要进行公园体检?

  度过快速城市化时期,进入存量规划阶段,城市更新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方向。城市体检工作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并实施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公园作为优化人居环境和提高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城市体检框架中的关键子项,探索公园全面体检的方法与技术是当前学科面对的新议题,也是助力公园城市建设的新要求。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柳州正在加快推进新发展要求下的公园城市建设。基于这一背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李雄教授团队在与柳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推进公园城市理念下的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创新性提出公园体检评估机制,建立公园体检专题研究组。聚焦如何精准把握新时代的公园内涵,对公园进行深度体检,科学提高公园绩效水平,促进公园服务价值最大化并推动公园健康更新。

 2 怎么进行体检?

  体检对象:两大层级

  公园体检的对象包括公园系统与公园单体两大层级:系统层面针对公园数量、公园格局进行公园体系整体统筹评估;单体层面针对公园绿地、广场用地、风景游憩绿地3类公共绿色空间,靶向评估公园质量。

  体检原则:“广度、深度、温度”三大维度


  体检手段:四大方法

  在开展公园体检工作中,通过在地调研实测、空间数据分析、软件模拟预测以及公众调研问卷4类科学评估手段,构建公园体检数据库,形成智慧网络平台,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支撑公园体检的真实性、全面性、高效性。


   3 做哪些体检?

  体检框架:四大目标、十大板块

  以“公平可达 全民共享、园林载体 宜居乐活、城园一体 多元共生、市业统筹 绿色发展”四大目标对标公园城市:对“公园城市的公园应是什么样的?”进行破题,明确“开放、人本、赋能、增值”4个核心特征,分别对应公园系统与公园单体2个对象,明确“总量、格局、健康、景观、游憩、韧性、人文、风貌、产业、管控”十大板块,指引公园体检框架构建。


  体检指标:“2+3+3+2”指标体系

  围绕10个板块,结合城市特色,指引指标遴选,确立“2+3+3+2”指标体系,即2大本底条件、3类基础服务、3类附加价值、2种运行状态,形成4大类、10中类、共计33项公园体检指标,全面支撑公园体检的广度与深度。


  2大资源本底条件——公园系统评估

  评估内容包含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可达性等基础指标,整体测度体检区域的公园基底资源总量与分布格局状态,同时挖掘山水视廊完整度等个性指标,构建公园系统评估指标共计8项。

  3类对内基础服务——公园人本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公园生境质量指数、公园健康服务指数、公园景观美景度、公园游客体验满意度等8项指标,针对绿地对内基础服务,以人为中心,全面测度公园的健康水平、游憩供需、景观质量,强化绿色人本服务能力。

  3类对外附加价值——公园赋能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森林碳汇、喀斯特风貌质量、乡土植被景观质量、公园文化建设评价等共计12项指标,在韧性、风貌、人文层面体察公园赋能力,测度公园对外城市附加价值。

  2种管理运行状态——公园增值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业态复合与产业协同、智慧管理平台完善度、节约型园林建设水平等共计5项指标,指引公园的产业更新发展并优化管控运营能力。


  面对新时代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城市公园系统优化更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着力点。未来应以公园体检为抓手,突出以人为本,优化生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公园体检工作的落地实践,深入探索促进公园健康更新的有效途径。

  公园体检专题研究团队:李雄、李方正、刘煜彤、邵明、顾越天、冯子桐、杨景茹

  合作单位:柳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