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声音> 学术声音

庄荣:疫情危机下关于风景园林行业的几点思考

日期:2020-03-18  来源: 北林苑  作者:庄荣

   312日是植树节,因受疫情影响,这个植树节并未开展常规意义的活动,2020年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敦促各行各业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重新定位各自的使命。北林苑源自北京林业大学,校训是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北林苑的愿景是知山知水,绿城绿乡,美好人居。这个特别的植树节,作为风景园林从业人员,笔者抛砖引玉,从以下五个方面给予探讨。

    . 构建基于生态文化的文明自信和专业自信

    本次疫情源自武汉,武汉封城令发布后,中国政府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调度力获得世界点赞,以传统中医为基础的诊疗方案取得很好的疗效,笔者深切感受到大国气度的文明自信。《易》阐述了俯仰天地的空间观,《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的方法论,《山海经》记录了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远古时期人们战天斗地的故事,并逐步发展以三山五岳为地理定位的国土格局,汉代确定了以儒家体系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架构,千年来华夏文明不断自我修正,始终坚持天地人和谐一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体系,以及家国天下的大局观。风景园林行业知天地风景,造人间园林,这是行业应秉承的文明自信和专业自信。

    .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减碳背景的国土空间规划

    气候变化是全球集体面临的问题,本次疫情发生前后,是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南极高温和冰雪融化、北美各种极端天气。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2014年环保部批复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要求建设领域提倡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控制城乡建设领域排放。

    2019年新改组的自然资源部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充分融合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先布局关系生态安全的空间,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保证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灾害等评价因子成为三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依据。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风景园林应从更广域的气候变化和减碳背景着手,启动新一轮内容修正,统筹生态空间,优化绿地布局,注重生态用地的有效选址定界和生态保育管控措施。在城市层面,应重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应对极端天气的安全缓冲带,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应聚焦林业碳汇、生态系统服务、都市农业等新的内容。  

    . 真正实现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气温升高导致2019年澳大利亚持续半年的火灾,数亿野生动物遭受灭顶之灾,与此同时,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所关联的果子狸、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保护进入公众视野,2020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究其源头及传播路径,不但关联国家生物安全,更涉及广域的生物多样性策略。生物安全首要关注的就是生态安全,保持生物物种的延续性和多样性。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2010年联合国把2011~2020年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为响应2010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中国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并推动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年)》。《保护战略》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十年计划》确定了十大主题和具体项目。本次疫情过后,风景园林应从国土空间规划-具体绿地规划设计-环境监测-环境教育等层面真正关注生物多样性,真正实现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大鹏新区七娘山与排牙山之间,被坪西公路隔断,北林苑编制了为野生动物无障碍穿越公路的生态廊道的前期咨询文件。

    . 重新认知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规划设计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按照保护的严格层级,分别是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系列。《意见》要求“到2020年,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并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制定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构建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对象,涉及大部分自然保护地体系绿地,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应加强自然保护的性质,强化生态保育的功能,协同各专业领域,统筹自然保护地体系涉及的“多规合一”。

    作为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工作对象风景名胜区,此次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需要结合不同内容的自然保护目标进行优化,重点关注边界修正、用地统筹、管理单元设置、生态环境教育、城市协同发展等领域。

    . 加强生态协同的防灾大局意识

    本次疫情之后,在传统的抗震、人防等系统之外,中国社会将会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与社会治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2月发布《城市公园绿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运行管理指南》的团体标准,对疫情一级响应期间城市内公园绿地的基本管理、游人安全、环境卫生、绿地养护、科普宣传、员工管理等提出操作指南。城市规划专家、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燕菁在《城市规划能从武汉疫情危机中学到什么》提到应当规划好超大城市的神经传感系统。笔者认为这个神经传感系统还应包括针对生物多样性评价、生态环境监测、生态安全评价等,信息发布也应定期发布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保证生态安全及生物安全。

    2002年建设部发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本次疫情过后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会加强防灾避险绿地布局与重大健康应急设施改造、特殊医院或卫生应急场所种植专项等内容。

    结语

    目前疫情还在继续,并在世界各地蔓延,各界专业人士将不断反思、总结。北林苑于2019年迎来25岁生日,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将于2020年迎来建特区40周年纪念。作为编制了《深圳市生态关键生态节点恢复规划》及近期建设项目-深圳首条动物廊桥前期咨询的单位,北林苑持续关注深圳的生态示范系列项目,明年的植树节,希望在深圳能看到更多的好消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