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 学会活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 · 绿色基础设施分会场

日期:2019-11-12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作者:

    20191019-20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在上海市松江区富悦大酒店顺利召开。来自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等共计20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共设6个分会场和11个分论坛,其中分会场一的议题为“绿色基础设施”,此次分会场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牵头组织,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协助。


    参加分论坛的报告专家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昉、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景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翼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韩锋、日本兵库县立大学教授沈悦、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学院教授林箐、河北邢台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集调研员郑占锋、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薛晓飞、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向西如、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院院长程锐、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研究员王倩娜、意格国际总裁马晓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吕斌、梁立雨、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季冬兰、普邦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部执行副总裁贾培义、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傅凡、以及上海东岸投资集团浦江事务部副主任鲍伶俐等。

    分会场分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两个单元进行。研讨开始前,分会场牵头人何昉大师致辞,简要介绍了分会场的筹备情况。


▲何昉大师致辞

    19日下午的会议由何昉大师、沈悦教授、薛晓飞副教授先后主持。


▲沈悦教授主持


▲薛晓飞副教授主持


    韩锋教授以《绿色基础设施与保护地体系的多规合一》为题,介绍了相关概念、国际前沿研究动态和国内目前的多规冲突问题等,提出绿色基础设施应该是建立在健康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的多重功能系统,并最终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可持续。


    沈悦教授以《从防灾绿地形成看韧性城市》为题,详细介绍了日本在防灾方面的韧性城市可持续实践经验,并着重介绍了日本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模式、兵库县利用自然地的防灾系统、以及神户市绿地保全规划等。


    林箐教授以《缝合与连接——重塑城市空间与生活的绿色廊道》为题,阐释了绿色廊道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必要性、作用,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列举了全球案例。


    郑占锋调研员以《建设有风景的城市》为题,介绍了河北省推进公园绿地发展进程,邢台市在实践公园城市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分享了通过道路、游园、居住区、道路、河道、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等措施共同构建城乡一体的风景游憩体系的作法。


    钟律副总工程师以《面向未来的设计——城市空间、重塑自我》为题,从人文价值融入精细化设计角度切入,开拓性提出了景感空间规划设计的思路,并展示了在该设计理念下,上海市政总院近年来在黄浦江贯通、浦江亮化等项目中的具体实践。


    相西如女士以《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下中国风景园林的绿色领跑与实践》为题,从人居文明思想回溯、宜居建城绿色领跑、多元空间绿色实践三部分进行诠释。


    程锐院长的报告以《公园城市背景下绿道建设的底层逻辑剖析》为题,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在绿道建设上的实践、思考和总结。指出公园城市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其策略是以生态为载体,公共底板下的生态、生活和生产。


    王倩娜副研究员以《成渝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格局与评价体系》为题,阐述了成渝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及空间规划方法研究的最新成果。详细介绍了成渝城市四川省主要城市GI空间格局及景观组成、基于MSPA方法的市域尺度GI网络评价体系、核心城市成都市域和重庆主城区GI空间格局时空变迁、国土空间规划与GI空间规划。

20日上午的会议由钟律和张翼飞先后主持。


▲钟律主持

 

▲张翼飞主持


    马晓暐总裁以《用景观设计引领多专业整合》为题,结合桐庐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案例,介绍了意格国际近年来在市政项目领域的设计成果与研究。


    梁立雨先生以《街道微更新探索灰绿基础设施融合共生之路》为题,以深圳为例全面展示了微更新这个热点话题在设计实践方面的成果,分析了目前深圳在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指出现实关键在于重新探索街道空间的再分配,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基础设施的融合共生。


    季冬兰总工程师以《生长的绿道》为题,介绍了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武汉东湖绿道的设计成果。报告对绿道概念和进程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武汉近年来在绿道建设中的发展轨迹——通过生长的绿道来增加景区各个区块与城市的连接,绿道不断延伸,将更多的东湖美景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贾培义先生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运维模式中非营利性机构的作用》为题,介绍在公园BID模式的设计研究成果。报告提出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不均衡性、外部性、高维护成本、不可定价的属性,并解析了绿色基础设施投融资运维的模式,导出其在公园BID模式中的研究理论。


    傅凡教授以《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城市园林绿地PM2.5研究》为题,以北京PM2.5的现状为例,介绍了物联网、大数据、5G领域对于PM2.5监测的应用和成效。


    鲍伶俐博士以《深耕浦江之滨,打造品质东岸》为题,介绍了上海东岸投资集团在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的综合管理运营的做法和经验。

    报告专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何昉大师、张翼飞副院长分别进行了总结,对绿色基础设施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