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心理·阴性美·病态美

日期:2016-10-11  来源:《中国园林》  作者: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消极心理; 阴性美; 病态美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assive Psychology; Negative Beauty; Morbid Beauty

    摘要:在西方人看来,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虽然说是有点内秀式的诗意,但却不免有点感怀式的忧伤。这种既优美又忧伤的情与景的营造,是中国园林创作人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成果等方面,有意或无意的“文人心理消极”的反映。然而,这种文人消极心理影响之下的东方园林,也的确产生了一种阴性以至病态美的形式。进而,这种美的形式又有一大批由内心深处痛之和爱之的欣赏者。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the West, the east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presented by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rich of poetic beauty, but has somewhat sentimental sadness. The creation of this beautiful but sorrowful air and scenery is the reflection of literati's psychological passiveness when they design and create intentionally or non-intentionally. But this kind of eas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der passive psychology actually has created a beautiful form of negation or morbidity. And then, this kind of beauty has attracted a number of lovers from the depth of their hearts.

    厌世心理与自然山水园出世和入世,本来就是人们对待世事的一种方法。但是,当以出世、厌世为处理方式处理园林时,则产生了特殊的心理趋势和需求。这一景观一旦定式,就成为美感系统的一部分。让我们把目光回顾至魏晋南北朝(其实更早就已经发生),当时,有一批文人,因不满于当时朝政,弃官归隐。他们中的代表有竹林七贤:淮郡的嵇康、陈留的阮籍、河内的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他们不满于社会,但又不努力从社会改革上入手解决社会问题,只是遁世而沉醉于自然之中,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淡隐逸的生活。这些厌世心理的文人之中,从与园林关系上看,以东晋的陶渊明为代表,在他的身上反映得特别明显。他在文学中歌咏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不仅对文学和美术的田园化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园林的自然化发展倾向,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他的《桃花源记》就是一种酒后的狂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隔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花缤纷……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种意境成了园林营造中“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蓝本。

    正是因为这些文人的寄情山水,愤世嫉俗的心理,以及在这种心理之下的伤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园林,使中国园林由扬弃了宫室楼阁为主、禽兽充囿的建筑宫苑形式,转而继承了“一池三山”的传统,并且发展成为自然山水园。这种病态心理,是只承认自然之美,否定社会之美,不免是有些偏颇。

    3 出世心理与枯山水

    枯山水是世界园林的奇迹,也是日本人民在园林方面的伟大创作。也只有在日本这样的佛教国度里,才能产生出这种园林形式。在这个国度里,有大量的僧人,他们鄙视现实的社会,希求脱离俗世,走向佛的世界。这些园林最初的创作者是僧人,最初的观赏者也是僧人。只是到了近现代,这种园林形式一旦定型之后,后来的非僧创作者们才依据枯山水的创作理论,为近现代的非僧人们在世界各地再现这种形式。他们的共同语言,就是佛家对整个世界的片面理解和夸张表现。他们用特有的符号,来参解自然界真山真水的内在和本源。其实,这种园林形式也有助于僧侣参禅悟道,也只能通过参悟,才能更完整和彻底地理解和诠注园林景观的本质意义。第一个创造枯山水的是梦窗国师(12751351年),他是镰仓时代最著名的造园大师。他在西芳寺园的山坡上布置了一组枯瀑石,成为枯山水的第一个作品。其弟子相弥阿,又在室町时代创作了龙安寺石庭。这是枯山水的典型代表,以沙拟水,耙纹拟波,置石喻岛。其喻意是翻腾的大海与孤寂的小岛,永恒的宇宙和有限的生命,无限的空间和微小的个体等几组关系的对比。虽说是一种成功的抽象,但何尝不是消极诠注和片面的抽象。在苔藓式枯山水中,以低级植物苔藓或蕨类作为造景主要材料,以此喻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喻生命的无奈和臣服。型篱式枯山水,以篱笆作为造景材料,拟海波、像岛屿、似孤舟,象征生命在惊涛骇浪中的无助和无奈。作为欣赏者,只有从其特殊的思路———消极人生观出发,才能悟出这些道理,否则天眼难开,心结难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