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

团标《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标准》T/CHSLA 50012-2022解读

日期:2024-01-17  来源:  作者:

《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标准》(T/CHSLA 50012-2022)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组织制定,于20229月正式颁布,20233月实施。


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于2021年立项《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旨在规范乡村景观资源评价工作,通过评价引导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应用评价结果指导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现改善乡村景观质量、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目标。《标准》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写。

《标准》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导向设立的。《标准》具有三方面创新:一是界定了新时代乡村景观资源的价值内涵与载体,将以往对于乡村景观资源价值的认识从“好看”延伸至“好用”,扩展了乡村景观资源的范畴;二是明确了乡村景观资源评价尺度,以行政村村域为边界,包括村域及以村民居住为主的乡村聚落空间两个空间层次;三是衔接了评价主体与使用主体,考虑到村民作为乡村主人也是乡村景观资源的主要使用者的不可替代性,村民与专业技术团队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并行纳入评价体系。《标准》实现了乡村景观资源特征价值识别与综合价值多维评价的统筹兼顾,突破传统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的地域局限和主观制约。

《标准》综合评估乡村景观资源,明确乡村景观资源载体,建立以人民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指导乡村景观营造为目的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不仅为精准保护、有效提升、高质量利用乡村景观资源提供依据,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健康和根本福祉。《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是国内第一本针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价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要求及评价结论五个部分。

该标准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委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由主编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邮编:100120)

邮箱:jiangna@cucd.cn、chslabwh@163.com(学会标委会)

联系电话:010-57365354(主编)

 

 

要点解析

1、乡村景观资源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乡村景观是村域范围内,由自然地理条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形态及其外部景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农业景观资源,是开展乡村风貌塑造、生态环境维护、人居环境建设、产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对象。乡村景观资源应具有生态、美学、社会、宜居和经济等多维价值内涵。

2《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标准》适用于行政村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可以为乡村景观资源摸底评估及保护修复动态监管等工作提供参考。

3、《标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标准》围绕乡村景观资源在构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出新时代乡村景观资源的价值内涵,从村庄尺度出发,以行政村村域为边界,以乡村景观资源具体要素为对象,按人类活动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农业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着重从乡村景观资源在生态、美学、社会、宜居和经济这五个维度的价值,拟定由资源类型、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三个层级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全国多个村庄实地调研,参考乡村和景观资源等相关标准并进行专家咨询,最终以适用全国、标准明晰、易于操作为原则,明确了乡村生态景观资源评价的指标阈值和评价方法,形成由村民和专业性技术团队共同参与的多要素多层级多类型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

4、《标准》评价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标准》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具有全村域空间连续性分布的特点,基于规划设计工作的需要将乡村景观资源评价范围确定在村庄尺度,主要包括村域及以村民居住为主的乡村聚落空间两个空间层次。

5、《标准》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答: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坚持以下4个指标选择原则。1)科学性。要符合乡村景观资源动态变化和特点,不仅要规范化、标准化,而且要相互协调,与乡村的实际情况相适应。2)完整性。反映生态宜居村镇的本质要求,能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乡村景观的影响因素,在生态、美学方面的指标基础上,增加了农村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指标。3)可比性。充分重视指标口径、内容和计算方法在纵向与横向上的可比性,以便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分析和比较乡村景观资源。4)可操作性。指标计算所需数据与当前农业农村相关统计资料相适应,指标的数据易于收集、计算和数据化,以官方统计相关数据为主。

6、标准自然景观资源方面主要评价些内容?

:自然景观资源是乡村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而提升人类的福祉,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自然景观包含生物景观、非生物景观以及整体自然景观,该分类综合考虑山、水、林、湖、草、沙、冰等自然要素及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以及植被在历史维度所体现的保护价值。生物景观评价的是植被的分布规模、生态系统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单株树木及植物群的历史价值。非生物景观评价的是水域湿地所产生的生态价值与提供的生态服务,气象景观的视觉美学价值及代表的区域天气观象的独特性。整体自然景观则是考量自然景观要素所组成的资源综合体的代表性与美景度。

7、标准人文资源景观方面主要评价些内容?

:人文景观资源记录着景观演变过程中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集体记忆,既包含乡村聚落形态、传统建筑与构筑物等,也包含非物质性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传统农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等,具有社会价值、美学价值、宜居价值。人文景观资源分为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聚落景观两个评价对象,既评价乡村突出的历史文化特色,也囊括了为村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构成乡村人文景观的乡村聚落空间基本情况。

8、标准农业景观资源方面主要评价些内容?

:农业景观资源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的农业生产系统,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农业景观资源包括农业生产景观和农业文化景观两个评价对象,既评价粮食生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也从美景度、参与性和知名度等方面设置指标对生产景观进行具体评价。

9、《标准》定量指标的评价阈值如何确定?

:《标准》多方参考国内外相关政策与标准中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值,对于已有等级划分的指标直接借用相关标准既有等级,如林草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尚没有等级划分的指标通过对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测算或抽样评价确定等级,如历史文化知名度、耕地保持率等。各指标具体划分思路详见《标准》条文说明。

10、《标准》的主要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标准》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价采用数学方法,通过包括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统计资料等在内的资料内容的核查获取基础数据信息,并以客观指标对应的计算公式、评分方法等进行评分。定性评价中,乡村景观资源价值主要依据专家的专业意见作为评价基础,同时考虑村民作为乡村景观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具有不可替代性,设置了较为通用的村民抽样调研方法,提供村民调研问卷样例,供各地参照执行。

11、《标准》评价结论如何表述? 

答:评价结论以简洁、实用为原则,采用总分结合模式,既指出村庄景观资源的基本类型,也明确十分突出的景观评价对象及存在的不足。举例:东小村是自然景观资源主导型村庄,其中生态系统十分突出,气象景观比较突出,乡村聚落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一般,在历史文化、农业文化景观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项。

12、《标准》设定了哪些独具特色的原创指标?

:《标准》以乡村的陆地水域、自然滩涂沼泽的规模与分布情况考评“水”,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 192-2015中水网密度指数指标,设置指标“水域面积占比”。基于气象景观在城市中难得一见,但却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特点,设置指标“气象景观丰富度“。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突出农业景观在保护耕地、粮食供应方面的价值,设置指标”耕地保持率“。

13、《标准》如何对接国内现行乡村相关标准?

答:我国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关于村镇道路、水体、防灾减灾、卫生治理、农田建设、美丽村庄的规划建设相关标准,以及旅游、城市园林、自然保护地等景观资源的相关评价标准。《标准》在构建自身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相关标准指标,尤其是较为成熟的生态、美学、宜居等方面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由此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多价值导向的指标体系。

14、《标准》是如何对接国际的?

答: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早,提出的景观特征评估体系已成功运用于不同尺度的乡村景观特征评估实践项目中,并形成了评估技术导则以及景观特征数据库等,为乡村景观保护与建设规划、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吸纳国际经验,将评价指标、评价分级、评价特点等方面内容纳入评价体系中,形成了可用于指导我国乡村实践的标准。

15、在后续工作中,将持续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

答:《标准》在具体指标和阈值确定过程中借鉴甚广,并通过众多村庄的实地验证,但相关指标和阈值仍需在全国更多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予以检验。同时在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体系下,随着村庄规划编制要求与编制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标准》还需进一步对接规划需求,提升标准的应用价值。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