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 学会活动

全龄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研讨会成功召开

日期:2023-03-08  来源:  作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回应各年龄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积极促进代际和谐,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生活环境,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这既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目标,更是“人民城市”的本质要求。

3月5日,全龄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研讨会在武汉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主办。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市政绿化与景观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同时感谢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湖北村镇建设协会、武汉勘察设计协会、武汉市规划协会、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

出席本次研讨会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监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刘平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袁文平、武汉设计咨询集团副总经理让余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秘书长端木歧、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市政绿化与景观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华、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杨欣蓓、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李茜、武汉市规划协会会长何灵聪、秘书长王晓晖、武汉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王二磊以及湖北村镇建设协会、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会等相关嘉宾130余人。

武汉设计咨询集团副总经理、武汉园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 让余敏

会议首先由武汉设计咨询集团副总经理让余敏致欢迎词,他代表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希望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能为新时代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并希望大家在本次研讨会中都能有所学、有所得。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 刘平星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刘平星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为契机,从人民的需要入手持续推动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实现城市善治。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凝聚我们行业各方面力量,为全龄友好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监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监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讲话指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风景园林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要体现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赋予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要贯彻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就是要特别关注公众的参与性,人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所有的规划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让人民在生活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念东

开幕式由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念东主持。报告环节由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季冬兰主持。会议邀请刘滨谊、季冬兰、吴雯、遇琦、程智鹏、张立琼、刘晓嫣、秦晴、魏伟九位专家做学术报告。

 

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 刘滨谊教授

刘滨谊教授以《以水为魂——滨水城市的滨水空间营造》为题作报告,从人居环境三元论着手,提出景观感应将“人-境模型I”与“人-境模型II”合二为一,并以暨阳湖生态园、伊犁河两岸滨水景观带、荆州园博会大师园、潍坊市白浪河景观等项目为例,生动地阐释了风景园林的作用与意义。最后还分享了近期指导博士生完成的《景观环境影响儿童好奇心的机制及设计策略研究》的工作内容,从儿童维度思考,以景观感应探索全龄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奥秘。

 

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会会长、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季冬兰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季冬兰以“成长.陪伴.安全守护——《儿童户外游憩场地设计导则》编写心得”为题进行分享,从妈妈和风景园林人两种不同角度对孩子在户外游憩的思考,一直带入到导则的编写过程,通过对国内外儿童友好的相关研究和分析,直切关注要点——安全、看护、舒适和获得感等,通过导则指引规划建设要点,提升游憩场地的数量和服务半径,增加游憩场地的创意和近自然性,构建适合的标准,完善建设机制和体制,营造更美好的儿童成长空间。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与生态分会副秘书长 吴雯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与生态分会副秘书长吴雯以《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为题进行分享,从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时代背景与要求,到新时期城市工作的新要求是“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并分享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新的变化。在从《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指南》编写的要点及特点并结合永定河左岸公共空间、石景山区金顶山口袋公园等案例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绿色发展设计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绿色发展设计研究中心遇琦以《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为题进行交流,报告从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别从国家战略层面、老年友好示范社区社区更新、社区治理等多方面解读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通过在北京、迁安、嘉兴共16个小区开展的调研及系统分析,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等需求,得出适老化出行、适老化活动空间、适老绿化种植、适老服务设施,以迁安燕惠小区等示例,介绍适老化改造技术创新点和技术集成。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景观院院长 程智鹏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景观院院长程智鹏以《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汇报,报告从道旁封闭绿地、边角地、低活力的老旧社区公园都是可精细化利用的公共空间入手,分别以园岭百花片区建设“家门口、小区边”的口袋公园、介绍了从全程市民参与共建花园等。以百花宜学儿童友好示范街区为例为例,分析从儿童独立出行系统、儿童社交场所网络、儿童心理成长与关怀、儿童尺度的友好细节、可持续的社会性合作等方面,形成国内首个可推广可复制的儿童友好街道设计技术体系。

 

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立琼

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琼以《小切口,大民生——山地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实践》为题展开交流,主要介绍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工作思路和建设实践,强调公园绿地的均好性、可达性,以区域公园为本底,以城市公园为主体,以城市微公园为补充,多层次的城市公园体系,更好的发挥公园综合功能和多元价值。通过挖掘城市中消极空间、低效用地,构建有序指导的技术体系,发动市民共建共享,挖掘全民健身空间的同时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满足全龄友好需求,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具体以风临花园、回龙花园、明佳花园等案例,展现小花园提升大景观,小切口满足大民生,小触媒推动大效应。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刘晓嫣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晓嫣以《设计赋能社区更新发展·艺术点亮人民美好生活》作汇报,报告以曹杨新城更新为例分别从实地调研着手,发现曹杨新村的优势和短板,通过居民访谈、问卷调查等倾听访求,创新机制打造人文、绿色、开放的共享社区。重点介绍“一环双轴”——曹杨环浜带、百禧公园和桃浦河滨水带。百禧公园以半地下艺术展廊、开放的休闲活动廊、云上观光廊三层立体结构,满足时尚活力休闲和艺术生活体验。环浜则通过整合街道、公园和滨水界面,编织立体游览、滨水慢行和艺文探索线,成为链接社区自然的翡翠项链,承接美好生活的生息之环。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秦晴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秦晴以《“互动”让空间更可玩-多世代共享视角下儿童友好型社区营建”》为题进行分享,针对科技、时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游玩种类空间特征的变化,也带来儿童户外游憩场地的变化,从游憩场所的集中性与分散性,游憩场所的自然性与人工性两条评价轴分析,分别介绍了日本在儿童友好方面的成功案例以及国内目前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情况。

 

深圳蕾奥总规划师、总景观师魏伟

深圳蕾奥总规划师、总景观师魏伟以《面向多元需求和全龄友好的深圳绿道实践》为题进行交流,通过对深圳绿道的发展历程回顾,从珠三角绿道到深圳三级绿道体系的发展,到打造精品绿道2.0时代,到山海连城背景下的绿道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深圳市民对于绿道有多元需求,以龙华区环城绿道规划为例,介绍面向多元需求的绿道规划布局和全龄友好的绿道建设实践。在自然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系统管制成为发展趋势之下,景观行业可以更开放、实用、多元、融合,让人类适度走进自然,让自然渗透城市。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秘书长 端木歧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秘书长端木歧作会议总结,他讲到,此次研讨会,众位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谋全龄友好型城市城市发展,大家的发言和交流,有愿景、有思考、有实践,这些思考和实践为深化城镇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非常感谢与会专家的分享,期望大家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深走实,用扎实的工作结出更大的硕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