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与建筑学同时位于我国110个一级学科之列,是学科发展的新阶段,事关重大,需要进行植根中国、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思考,探索发展之路。
一、3个学科同列为一级学科意义重大
笔者自1946年来到清华建筑系任职,到1984年卸去职务,近40年间在行政岗位工作,经历了国家在学科与教育发展上决策的种种变化,以此个人经历认识到,建筑、城规、园林同时成为一级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既要以积极、宏观、高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又要预防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偏差,这在若干年内将会影响学科的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系自1946年创办后,在梁思成的主导下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系,而是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建筑学院的雏形,包括建筑组、市镇组、园林组、工艺美术组、建筑服务组等,可惜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原有的构架被拆散。原清华大学土木系实力强大,包括材料、结构、道路等多个领域,但在学习前苏联以后,改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提倡施工至上,将原本很多好的内容剥离出去,大量精英教师也转变专业领域,当逐渐意识到这种畸形发展的问题并开始慢慢回转已是若干年后。虽然现在社会与学科的发展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慎重对待专业划分的道理对于今天仍有可借鉴之处。
二、3个学科走向发展的新阶段
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西方3个学科之中,建筑学的历史最为悠久,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现代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成为独立专业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我国自20世纪初开始向西方学习,有了近现代的学科划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科也在发展变化。建筑、规划、园林是社会发展中基础且关键的领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编撰过程中,1982年在镇江开会讨论分册问题,很多学科内容都被筛选掉了,而《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成为重要的一卷,由此可见此3个学科的重要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高速的建设推进了学科领域的不断探索,3个学科也在各自展拓的基础上逐步交流、融合、变革。此次3个学科同时成为一级学科,更可证明三者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首先,这3个学科都分别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展拓。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例,1950年底我自美回国之前,曾经访问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建筑、城规、园林专业,并在旧金山结识了著名的园林设计师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又参观了美国的国家公园,由此对园林学科有了认识和激情。归国后,在一次会上和农学院(今中国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交流,一拍即合,后于1951年一道在清华创建园林组,是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1952年院系调整后园林专业仍旧保留,直到1954年教育部效仿前苏联模式将之迁到农学院,1956年后又到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随后几十年来,清华几次都有成立园林专业之意,由于种种原因未果,但研究生的培养、对风景园林的研究与实践从未间断。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曾已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了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3年清华大学成立景观学系,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开始逐步向区域生态、区域景观、文化景观等领域展拓,进入新的阶段。清华如此,其他相关院校也多有不同的发展历程。
同时,3个学科之间也在不断交流中走向融合。1996年清华建筑学院成立50周年之际,我提出了建筑、园林、规划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设想;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中又再次明确了这一观点,认为三者要融贯发展;2001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出版,提出应当建立多学科的学科群,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者,兼可包括与环境有关的科学技术,构成人居环境科学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除了理论上的探索以外,许多重大建设工程也体现了建筑、城市、园林的结合。
三、应对未来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
如今提出将建筑、规划、园林3个学科均列为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决策,是有鉴于三者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科发展新阶段到来之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应对,把握住未来的方向。
1、加强共同基础
3个学科有共同的基础,传统的大学教育中,三者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建筑初步、制图、空间构成等,这显然是不够的。在3个学科升格后,在本科阶段为学生打下宽广而坚实的基础,进行“通才教育”,就更为重要,包括:
1)科技基础:包括结构、设备、植物、交通、场地工程等,是更为宏观的概念认知,而不是局限于局部技术的计算,一花一草的识别等;2)人文基础: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基本认识和修养,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技术专业的灵魂,对人的素质、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应予以足够重视;3)艺术基础:绘画的技巧以及审美文化的修养;4)生态基础: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在此基础之上,硕士阶段深化专业教育,博士阶段以培养科学帅才(professional
leadership),形成国家与地方的“智库”为目标,使学生既有宽广的视野、全局的观念,又善于思考、敏于创造。
我接触到不少现在非常活跃的年轻设计师和规划师,都非常聪明,业务能力很强,在某种意义上过去并比不上现在。但是当前市场上的设计实践每不能令人满意,反倒有颇多使人困惑的地方,部分原因正在于许多从业人员单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理论修养不够,基础不扎实,对西方的各种理论浅尝辄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缺乏足够认识,因而限制了思考与创造的能力。随着今后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缺陷就更为明显,因此现在就需要从重视基础做起,以追求更高的境界。
当然,加强基础也应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而区别对待,容许各自的实验与创造,并不强求一律,而是在总方向的指引下不断探索。而且,还有赖于各方面的专家提出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细化加强基础的内容和方式。
2、共同面对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学科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面对新的发展阶段,要针对中国问题,面向未来,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既不盲目迷信,也不故步自封,寻求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这并没有现成的方法,而是要从根本问题出发,寻求新的途径。
20世纪有2个关于人类居住的重大事件,一个是1976年在温哥华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一个是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并发表《伊斯坦布尔宣言》,确定了:1)人人要有住房;2)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对国际住房和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学术机构和团体有责任积极响应,探索中国之路,正是出于此目的,我们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试图以科学的方法解决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复杂问题。它是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三位一体为“主导专业”,外围多学科随时代而发展的开放的多学科体系。在若干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已经从建筑学院为基础的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活动开始,逐步加强与清华大学其他院系如人文社会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的合作,意在试图逐步构建这样一个学科群或者说学术共同体,共同研究人居环境的现实问题,探讨人居理论发展的方向。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应当进行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总方向的教育改革。这正是一个将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面向中国未来,不断探索的过程。
3、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
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建设一日千里,各种新的矛盾与问题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资源环境的危机、城乡矛盾的加剧等,3个学科作为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在学科交叉的领域呈现出更加活跃的生命力,这敦促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关注与研究。
一方面,学科的概念更加宽广。例如:由著名建筑史家约翰·弗莱明(John Fleming)等负责编撰的第五版《企鹅建筑学词典》(1990年),不仅前所未有地将原有书名进行了扩充(原名为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现名为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于architecture本身的定义也做了修改,“与审美的、功能的、或其他准则相符合的,设计结构体与其周围环境的艺术与科学。建筑与营造(建筑物,building)之间所做的区分。……建筑现在被理解为设计环境围绕的整体,包括了建筑物、城市空间以及地景(buildings,urban spaces and landscape)”[1]。
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更加深入。例如:生态学的理论与建筑、规划、园林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分支纷纷兴起,又有学者提出“人类生态学”“广义生态学”“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后环境主义”等。现任哈佛大学景观系主任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将城市理解为一个生态体系,将建筑和基础设施看成是景观的延续。在中国,这一类型的著作或译著也越来越多。
四、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发展
笔者以前曾经对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发展发表过一些意见,陈述已经较多,在此不再重复,对园林发展也一直非常关切,认为是大有可为的领域,故将一些观点简述如下:
1、融贯中西
学科发展中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宝藏。从明代计成的《园冶》开始已经有很多关于古典园林的著述,近现代诸家如刘敦桢、童寯、陈植、陈从周、周维权等的研究都颇有建树,可视为文化的宝库。但是,从中国人居环境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从远古聚落到近代园林,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今天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不能仅将视野局限于园林史的范畴内,更不能因为近代某些低水平、程式化的作品而偏激地将传统的蕴藏全盘否定。
同时,也要注意吸收西方科学发展的精华。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西方城市规划和园林界开始逐渐重视生态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20世纪40年代德国学者路得维希·希贝尔塞默(Ludwig Hilberseimer)出版《新城市:设计的原则》(The New
City: Principles of Planning)一书,生态学开始比较正式地出现在城市规划的书籍中,5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园林设计师托马斯·丘奇撰写《为人民的园林》(Gardens Are for People),70年代美国学者伊恩·麦克哈格出版《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80年代以后这一领域的著作更是纷纷涌现,不可胜数,如:理查德·弗曼(Richard T.T. Forman)和米切尔·戈登(Michel Godron)的《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弗雷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的《有活力的景观》(The Living Landscape)等。它们都以新的理论和观点不断充实和更新着风景园林这一学科领域。
在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升格为3个一级学科之后,面对未来的发展,既要从东方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养分,也要学习西方现代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科学化的成果,中西融贯、各取所长。
2、3个学科的相互支撑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3个学科各有特点和规律,但是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三者需要互相依赖、融合、促进,立足各自的学科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风景园林的教育也要与城市和建筑相结合,自觉地应用学科的前沿理论来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科的前瞻性。在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3个学科各自为政的局面,长远地看会产生诸多问题①,我们应引以为戒,重视加强3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
①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夏铸九教授在与笔者交流中论及此点,麻省理工大学(MIT)曾有这样的过程,后来逐步改正。
3、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相对西方国家而言,中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是比较晚的,但是从1951年第一个园林专业成立至今,60年的经营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各个学校立足自身基础都有见长的地方,各校学科带头人也有各自的学术背景。我认为,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不应当强求一律,而是要保持各自的优点,发挥特色,弥补缺陷,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探索各自的路径。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文化历来丰富多彩,应当继承地域性的传统,去掉强加在身上的程式化的枷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这个过程中也不排斥对国外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在若干年后,可以进行学术研讨,结合新生事物和现象,共同探讨学科发展方向的正误得失。
以上提出的只是一己之见,写稿过急,很不成熟,这一问题还期待大家共同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 Fleming J, Honour H, Pevsner 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M].
London: Penguin, 1999: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