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教育> 园林教育

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简史

日期:2021-01-21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  作者:
 

杨锐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21-01 P6-11

  本文引用格式:杨锐.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简史[J].中国园林,202137(1)6-11.



  摘要:回顾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写作的缘起,总结了学科史的特征、结构和内容,划分了世界和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生态运动阶段(1960s1980s)、多元发展阶段(1980s)。与此相对,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也可分为5个阶段:中国风景园林知行传统(1912年以前)、孕育和萌芽(19121949)、创立和艰辛曲折发展(19491978)、蓬勃发展(19782011)、全面规范发展(2011年以后)。重点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动力,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学;中国;学科史;断代

  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大体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知行传统(1912年以前)、孕育和萌芽(19121949)、创立和艰辛曲折发展(19491978)、蓬勃发展(19782011)、全面规范发展(2011年以后)

  中国风景园林学孕育、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三股推动力,分别是中国本土风景园林知行传统、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风景园林学学科,以及苏联和东欧风景园林相关教育和实践。

  中国风景园林的知行传统,主要是指1912"民国"建立以前,中国人在农业文明时期对风景和园林的认知和实践。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中,这种知行传统在相对稳定的发展路径上不断深化、完善,并登峰造极。在各种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方方面面。除了园林这个类型以外,知行传统是一项长期未被充分挖掘、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的巨大宝藏,而正是在本次学科史研究中,知行传统得以比较系统地挖掘和梳理。农耕文明时期,中国人对风景园林的认知建立在独树一帜的自然观、人文观和实践观基础之上。和西方传统相比,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特征是“整体性”,中国传统人文观的特征是现世关怀。以“整体性”自然观和“现世关怀”人文观为基础,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实践观是“人与天调”,即站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中道”立场上,相互调适,以达成“最佳实践”的目的。中国风景园林的“最佳实践”全面出现在国土空间营造的不同层面。虽然大尺度的山水名胜和中小尺度的园林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核心和精华,但除此之外,城邑、乡村田园、水利、交通与军事工程,甚至陵寝墓园等,也无不体现着整体风景营建的思路和做法。

  "民国"时期,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得以孕育、萌芽并非偶然,而是与这一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民国"总体来说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政治上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经济上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加速发展,社会上产生了新的资本家和工人阶级,新文化运动树立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教育上大批留美、留日、留欧的学生将西方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较为系统地带到中国。西学或者说科学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大学和学科制度在中国广泛系统的建立,更是催生了风景园林相关课程在园艺学、建筑学等相近学科中的开设。这一阶段可以被视作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前史阶段,有多门造园相关课程,但没有形成主体性风景园林学课程体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即19491978年之间的历史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过渡阶段(19491956)、社会主义探索阶段(19561966)、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以及拨乱反正阶段(19761978)。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创立则是在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完成的。1951年,具有建筑背景的清华大学联合具有园艺背景的北京农业大学创办“造园组”,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展开后,造园专才各方面迫切需要”。“造园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成功创立。自1956年开始,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进入艰辛发展的历史时期,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艰辛曲折发展才宣告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到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历史潮流之中。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从1979年起,许多资深学者将其几十年积累的重要研究成果整理发表。风景园林学术研究范围也大幅拓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古典园林研究、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和世界遗产、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城市绿地、园林工程技术和西方园林等诸多方面,产出了5500余篇硕士和博士论文,以及47000余篇学术论文。这一时期,比学术研究发展势头更强的是风景园林工程实践。国家、社会和市场对风景园林的需要快速增长,风景园林的实践范围也得到了较大的拓展。除了传统的城市绿地建设以外,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城市开放空间和城市景观设计、园林博览会、乡村生态环境、以及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实践全面铺开。风景园林的实践尺度覆盖了从国土到庭院的广阔范围。蓬勃发展时期,风景园林教育和课程的特征体现为不同背景的院校多元办学。这一时期,共有五类不同背景的院校开办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背景、林学背景、农学背景、艺术背景和理学背景。

  20113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的通知。其中,风景园林学增设成为工科门类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34)。在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等学校时任学科负责人的精诚合作、高效工作下,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领导下,在学界和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广泛支持下,风景园林学终于从建筑学二级学科的一个分支一跃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20129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在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学校时任学科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风景园林”又正式成为工学门类建筑类三个基本专业之一,摆脱了“目录外专业”的尴尬被动局面。以上两项学科发展重要进展,直接推动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迈入了全面规范发展阶段。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包括六个二级学科方向,即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技术科学。2011年以后,不论是教育与课程、学术研究还是工程实践,基本都是按照这六个二级学科方向展开的,并且在每个二级学科方向上都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学位培养层次也终于完备,可以授予的学位包括学士(工学、艺术学)、硕士(工学、农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博士(工学、农学)。据统计,目前设有风景园林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共有196所,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1个,风景园林学术硕士授权点62个,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0个。目前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风景园林学学科的组织机构有三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这三个机构在促进风景园林学规范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致谢:感谢付彦荣在《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组织过程中的重要贡献;感谢《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各章作者,本文第5.3节是在此基础上写作完成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