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学(协)会> 地方学(协)会

“风景园林与美丽城乡建设”主题沙龙活动在杭举办

日期:2021-03-30  来源: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供稿  作者:

  风景园林作为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要素,在“美丽中国”“美丽城乡”建设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风景园林的建设,在不同尺度上为百姓提供生态、美观、宜居的生活活动空间,是新时期赋予风景园林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和使命。

  为了更好的发挥风景园林建设在美丽城乡建设中的作用,2021年3月26日,在 “2021·中国(萧山)花木节”期间,省风景园林学会组织举办了“风景园林与美丽城乡建设”主题沙龙,特邀我省业内专家开展主旨报告,进行交流探讨。来自全省园林主管部门、大专院校、园林设计与施工企业代表、省学会领导、专家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沙龙。省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蒋智勇、省学会理事长施德法出席会议并讲话。沙龙由省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艺术分会会长、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唐宇力主持。

  

 

  (沙龙活动现场)

  

 

 

  (蒋智勇副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施德法理事长到会并讲话)

  

  

  (唐宇力副局长主持)

  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衢州市住建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吴璀兴教授首先做了题为《赋活生态原色  打造“大花园”建设衢州样板——十里江滨景观带改造工程管理实践》的主旨报告。吴总工从衢州大花园核心区建设背景出发,以衢州市十里江滨景观带改造工程为例,从工程谋划、方案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分析、梳理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要点,并通过该项目管理实践建立一种全新的、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管理,促进城市发展。

  

  (吴璀兴做主旨报告)

  随后,省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永红作了题为《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建设的的思考——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为例》的报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是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和 “公园”的合作无疑可以放大遗址文化的影响力,并为城市的公共文化建设以及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带来新的机会。建设遗址公园首在“保护”,重在“活化”展示遗址文化和价值,有效增加游赏趣味、扩大遗址文化影响力。遗址本身的脆弱、文化的敏感和资源的珍贵,以及城市文化对新题材挖掘的渴望,使得遗址公园这样的保护及展示方式会有更多实践;遗址文化影响力的释放也使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以及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有了新的机会。

    

  (李永红做主旨报告)

  面对未来美丽城乡建设,风景园林人作为理想人居环境实践者,如何从传统的理想人居模式中找到启示?如何为实现未来理想人居做出改变?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云文博士,以《风景园林与理想人居:美丽城乡建设的思考》为题,从传统的理想人居模式及其启示,现代城乡发展及未来城乡风景园林建设目标,未来城乡风景园林建设及其对从业者的要求等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他的思考。

  

    (陈云文做主旨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园林设计院副院长徐斌,分享了《美丽乡村之“美丽”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美丽乡村”的建设走出来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参与乡村建设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美丽乡村之“美丽”除了表象所指,其内涵应该是什么。所谓的乡愁,又和“美丽”有什么关系,如何才能让“美丽乡村”更加“美丽”。徐斌副院长的分享基于对“美丽”一词本源的追溯,辨析美的层次与内涵,探讨“美丽”的判定标准,并将其应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为实现“全域美丽大花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徐斌做主旨报告)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教师分院副院长沈实现,从地域特征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在美丽城乡建设中的乡村景观,题目是:《地域特征与乡村景观》。

  地域特征涵盖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类。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气候、地貌和植物,人文特征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和社会。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地域的地貌、水土、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养育出长期生活在这片地域上的人群独特的文化积累和艺术审美,而这种人文因素又反过来影响了地域的自然环境。乡村景观的有机改造更新应该从地域特征出发,设计契合这方水土的景观,而景观本身又会成为新的审美价值所在。

   

  (沈实现做主旨报告)

  五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使我们受益匪浅,相信我们浙江园林在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特色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一定会不断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风景线,风景园林也必将为人民群众创造持续美好的幸福生活,成为美丽城乡建设的主力军!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