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园林》> 编辑出版

刊首语 王向荣:从山水之国到山水之城

日期:2020-04-20  来源:《中国园林》  作者:

  中国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国家,古老的文明从未中断。一种文化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世界上许多伟大的思想都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发源并生长于脚下的土地。中国文化产生的基础是农业,作为农耕民族,我们的祖先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和眷恋,因为土地是生存之本,是收获的来源。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在土地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养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和信仰,创造出一种追求循环往复和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为了发展农业,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基于中国多山和多河流湖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修筑堤坝,蓄水引流,建设水利工程。人工开挖的位于山脚和低洼地星罗棋布的陂湖,储蓄了山间洪水和各种汇水;不同尺度的运河串联起自然河川与湖泊;塘河及引水渠联系着运河与陂湖,将水引向四方;乡村的沟渠像毛细血管一样,贯穿于村落农地,滋养着土地。如此,构筑了覆盖国土的在一定程度上蓄泄可控的水系网络。

  这一系统是中国农耕的支持系统,使得许多原本并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成了膏腴之地,保证了中国在有限的耕地上养活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这一系统也是中国国土的环境支撑系统,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一系统使得整个国土更加具有弹性。这一系统还改变了中国人口密集地带的天然水文状况,构筑了人工与自然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土地基础结构,重新塑造了国土景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山水相依,人工与自然交织,山、河、渠、湖、田融为一体的国土景观风貌。

  中国的城市就是在这种以农为本的农耕文明框架内兴起和发展的。国土的自然山水与人工水网是城市兴建的依托,区域的山、水、田网络结构是城市结构的基础,各地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的农业生产的支撑系统,如陂塘、运河、灌渠、海塘等,实际上也是城市的环境支撑系统。作为城市供水、储水、排水和交通的基础设施,水网几乎影响了古代每一座城市的格局,因为任何一座城市在始建、扩建和重建时都要将具体定位、城垣轮廓和城市布局与之匹配,并依据城市功能在原有水网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发展,还构建了贯穿城市内外的自然系统,塑造了山、水、城相融的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

  中国人营建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的初衷主要是支撑农业生产、人的生存和城市安全,由于这一系统要不断进行维护、充实和完善,如在水上架桥以方便交通,在岸边栽柳以加固驳岸,疏浚陂湖中的淤泥堆堤岛以保持库容和通航,在水畔建亭榭以供路人休息,在水中植荷养鱼以保持水体清洁,经过多年的管理,中国人将这一工程系统转变为可观可游可赏的环境,再加上城市文职官员的经营、文人雅士的山水诗画描绘、寺庙道观的兴建,以及城市八景文化的熏染,又进一步赋予这一系统特殊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从而将其转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和公共游览地,以至于人们已经淡忘了它是承担着强大实用功能的基础设施。

  古人始终将自然与人工的山水环境视为城市营造的依据,城市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山水格局和城市个性。山水城市是根植于中国的土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之上的城市结构,是适应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产生的农耕文明与营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成果。

  与农业社会时期相比,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彻底改变了,城市的职能也完全不同,但是中国人还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中国的气候条件仍具有与以往相同的特征。“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研究过去的经验当然不是为了固守传统,但是中国特有的国土景观和城市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启迪我们——面对人工建造在范围上越来越广、在对自然影响和干预程度上越来越强的现实,中国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环境支撑系统,来协调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维护国土与城市的安全,同时将这一系统转变为具有人文精神的诗意的风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