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行业信息

口袋公园小微湿地城市森林装点北京城区

日期:2019-02-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刘倩玮

  北京城区寸土寸金,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土地有限。近两年,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口袋公园、小微湿地、城市森林等中小微型生态景观在城区多了起来,提升了城市宜居水平,为市民带来新的绿色福祉。

  口袋公园京味十足

  出地铁北海北站A口向西,一座870平方米的开放式小公园——东福寿里口袋公园出现在眼前。玉兰、石榴、柿子树等树木掩映着中式廊亭,青砖灰瓦的围墙上,墨绿色的福字花纹和条形方砖尽显古典园林风采。

  走进公园,一尊小娃娃守坐水煤炉边看书的铜制景观小品,生动地再现了胡同40年前的生活场景。老北京四合院的门墩儿、影壁,王府花园的游廊、花窗让这座公园京味十足。

  东福寿里口袋公园位于东福寿里胡同南口,原为拆迁后的闲置地,2018年纳入区级留白增绿建设。因紧邻居民区,公园逐渐成为居民闲话家常的“室外会客厅”。

  离东福寿里不远,在地安门西大街与西什库大街交叉口的东南角,原来用作北大医院临时停车场,腾退出来打造成面积约860平方米的三角形绿色休闲空间——西什库口袋公园。

  园内种有国槐、银杏、玉兰等树木,设置了介绍西什库地区历史的铭牌和方便百姓就医的指示牌,已成为周边百姓休闲、就医患者活动的好去处。

  如今,这样既能欣赏繁花绿植,又能领略老北京市井民俗、地名掌故的口袋公园在北京越来越多。2018年,北京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在全市建设了121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77%提高到80%

  2019年,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将有效利用面积较小地块,再新建50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让市民能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到2019年底,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提高到83%

  小微湿地修复生态

  湿地是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的北京城区,已很难找到可以进行大面积湿地建设的区域。

  20182月,《北京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方案》出台,提出对8公顷以下的自然湿地以及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的小微湿地,要建立台账,明确管理责任主体,严格保护。在中心城区,重点利用疏解腾退出的土地恢复或建设湿地,加强城市河道生态化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以小微湿地为主的城市湿地。

  据专家介绍,小微湿地作为改善北京生态环境的新模式,将丰富北京城区的生物多样性,起到缓解热岛效应、蓄积雨水、改善景观、增加市民亲水空间等作用。

  201811月,北京启动首个小微湿地保护修复示范项目,位于亚运村中心花园南部旱溪区域,占地约4100平方米。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将以此条旱溪为基础进行生态修复,打造一处集雨水收集、生态栖息、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微型城市湿地。

  城市森林身边增绿

  北京工人体育馆西北侧,一处1.1万平方米的公园闹中取静,吸引了许多附近居民前来观赏休憩。

  2018年,东城区对公园原址的简易绿地进行提升,建成了东城区首个城市森林公园——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

  公园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运用自然森林中混交林、异龄林的种植手法。以加杨、国槐、桧柏等大乔木,银杏、元宝枫、银红槭等乔灌木,崂峪苔草、萎陵菜、绣球等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营造出错落有致、缤纷多彩的近自然生态景观。公园展示有古树保护、碳汇知识、北京常见鸟类、公园特色树种等科普内容。林下广场采用园林树木修剪下来的树枝打碎压制而成的新型环保材料铺装,利用卵石沟、生物滞留池等形成集雨绿地,发挥海绵效应。为给鸟类、昆虫等提供取食和栖息环境,公园根据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利用树桩、树枝、竹筒、气孔砖、瓦片等搭建了3处“昆虫旅馆”,并在“昆虫旅馆”附近种植柿树、山楂、海棠等食源植物和紫丁香、松果菊、紫菀等蜜源植物。

  除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外,西城区常乐坊城市森林、逸清园城市森林,海淀区中国银行城市森林、妙云城市森林等也已建成迎客。2018年,北京新增20处充满野趣的城市森林。以高大乡土树种为主、地带性群落特点突出、兼顾休闲游憩功能的森林景观在北京城区越来越多。

  近年来,北京结合综合整治、拆除违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等,持续推进疏解建绿和留白增绿,一批环境脏乱差的地段通过腾退造林,变成了市民身边的森林景观。2019年,北京将继续把近自然森林种进城市,在东城北中轴、石景山衙门口等地建设13处城市森林,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树上有鸟、林下有草、草间有虫的自然之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