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景赏石> 园林百科

2013年会

日期:2017-05-18  来源:  作者:





  2013年会大会报告


    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作为第七届,本次年会是时隔六年之后再次在京举行,会议参会人数和规模皆取得历史突破。来自全国众多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风景园林研究专家和相关工作者及师生代表近1600人参与了研讨交流。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园林学会、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共同承办。本届年会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风景园林”。



  崔愷
    
现任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曾获得 “全国优秀科技工程者”(1997)、“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国家百、千、万人工程”人选(1999)、“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3)、“梁思成建筑奖”(2007)等荣誉。

融入风景的建筑

    介绍了风景中的建筑:中国山水画中的栖居之所。建筑中的风景:江南园林的诗画自然。融入风景的建筑:与自然风光的和谐,创造人享受自然的空间,生态策略对自然的保护。塑造风景的建筑:以有特色的形态、空间和环境营造新风景。他提到本土设计的理论框架(主要为:需要一种本土文化的自觉,提倡回归了理性的思考,承担对人居环境长久责任,主张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追求保持和延续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特色)。崔愷院士以八个实践案例依次介绍了八种本土设计的自然观和设计策略:消隐、分合、融入、嵌入、伸展、扎根、塑形、化形。演讲所提和建筑体现着对自然、风景的理解与尊重。

    



  马克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生物多样性》主编。推动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

生物多样性与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体系,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由于人类活动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已有194个缔约方。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mega-diversity country),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生物多样性科学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有:1)物种丧失与保护(红色名录/评估/GAP分析);2)大尺度格局及其形成机制;3)群落维持机制(物种共存/群落构建);4)群落谱系学;5)功能性状/属性(功能生态学);6)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BEF);7)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化(TEEB/IPBES);8)外来种入侵/生物安全;9)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10)生物多样性信息学(GBIF/CoL/EOL/BHL)。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China-Mother of Gardens)。生物多样性信息学为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GBIF,CoL,EOL是全球水平的重要数据;NSII,CoL-China,CFH等提供了中国国家水平的数据资源;CForBio和Sino BON等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这些生物多样性平台告诉大家中国有什么、在哪里、如何变化。


    
  亨利·巴瓦(Henri Bava)
    法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原法国景观师协会会长。岱禾(Agenceter)景观事务所合伙人。先后任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景观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教授,欧洲最富影响力的景观设计师之一。
变化的市域(Territoires in Movement)(Developing Work and Exploring Directions)
    
  李发年
    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任十堰市旅游局副局长、团委副书记等职。多年从事风景名胜区资源研究、保护和管理等工作。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


  孟勇
    武汉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北省风景园林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勘查设计协会园林分会副会长、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长期致力于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工作。
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以荆山为例



  徐嵩龄
    中国社会科学辽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务辽参事。长期致力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文化和自然遗产经济学研究工作。
风景园林学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杨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园林》副主编。长期致力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区域景观规划、风景园林教育等。

美丽中国的风景园林学途径




  朱育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中外园史等研究工作。
全球化背景下风景园林东方空间的演进的思考


2013年会分会场报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