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园林》> 编辑出版

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

日期:2016-09-19  来源:  作者:
    关键词:风景园林; 景观水系; 规划设计; 生态护岸; 滨水景观; 滨水游憩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ter System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Ecological Bank; Waterfront Landscape; Waterfront Recreation

    摘要: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及游憩等4个角度对护岸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提升、结构安全稳定、视觉景观美化和亲水可游4大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护岸规划设计对策,并结合作者自身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阐述了两类较合理的护岸做法,最后针对我国的国情,在结论中提出了5点建议。

    Abstract:From fluvial dynamics, ecolog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recreation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emonstrates four core ideas: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tability of structure security, the beautification of visual landscap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ourism adjacent to wat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es and explorations on this subjec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esents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bank planning and design. Finally, two rational methods of bank construction are illustrated based on real projects the authors have completed and five pieces of advice are given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s in China.

    内容:2 护岸规划设计的四大核心内容 2.1 提升生态环境 护岸是水体和陆地的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水、陆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1]。在自然条件下,护岸形态的分布通常表现为与水边平行的带状结构,在生态的动态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主要表现在:(1)通道和廊道作用。护岸是水陆生态系统或水陆景观单元内部及相互之间生态流流动的通道。(2)过滤和障碍作用。在水陆景观单元之间生态流的流动中,护岸犹如细胞膜,起着过滤作用。护岸的障碍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树冠降低空气中的悬浮土壤颗粒和有害物质,地被植物吸收和拦阻地表径流及其中的杂质,降低地表径流的速度,并沉积来自高地的侵蚀物,使吸附在沉积物上的N、Ca、P和Mg等被有效截留[2],护岸带的泥土、生物及植物根系等可降解、吸收和截留来自高地地下水中携带的大量营养物质和农药,有研究表明16m宽的河岸带可使硝酸盐浓度降低50%, 50m宽的河岸带则能有效地截留来自农田的泥沙和养分[3]。(3)生境作用。护岸有自己特有的生物和环境特征,是水生、陆生、水陆共生等各种生态位物种的栖息地。洪水和干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替出现,沿水岸带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小环境,为大量的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场所。同时也是许多水生、陆生生物某个生活阶段的停留处。 护岸建设中需重视景观边界的生态学意义,进行必要的护岸生态与环保设计。收集相关的动植物数量、种类及生长情况的资料,按照大自然的生态规律,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通过人工的手法强化自然生态系统[4]。 2.2 结构稳定安全 护岸是限定水体空间的物质界面,长期经受着流水的侵蚀和冲刷。在重力、惯性离心力及地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的水体运动系统比较复杂,其中弯道螺旋流是水流结构的主要形式,几乎充满了整个河槽,对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影响最大。水流通过冲刷、堆积和搬运3种形式对河岸产生作用,泥砂则是水流与河岸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5]。通常情况下,具有水平轴的环流,在弯道处对凹岸产生侵蚀,在凸岸则产生堆积;在桥墩等障碍物前产生冲刷,在边缘产生堆积。 由于水流带来的泥砂,泥砂的尺寸,土壤强度和岸坡的强度、地质、植被和河道形态的变化影响着河流边界状况,如果河道的宽度、深度和弯曲形态与河谷的坡度、河床等不协调,则不管采用何种护岸,其稳定岸坡、减少淤积或冲蚀的努力都会收效甚微[6]。护岸控制着水土流失,在城市中起着防洪泄洪的作用,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设计中应根据水文、地质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护岸形式,并进行抗倾覆验算、变形验算、稳定性验算以及承载力验算等,确保护岸的安全、稳定和耐久。 2.3 视觉景观美化 河流水系作为开放性的带状空间,蜿蜒于城市的各个地域,有效地组织着城市景观空间序列,是大部分城市的发展轴线。护岸是一种独特的线形景观,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极具景观美学价值。在枝状分布的大小水系网中,护岸及其背景构成区域、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元素,可以进行多角度欣赏,如对岸景观、纵观景观、鸟瞰景观等。另外,护岸的竖向特征决定着护岸的景观敏感度高,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性,护岸景观建设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 在护岸建设中,护岸景观的创造应依照自然规律和美学原则,进行护岸的平面纵向形态规划和横向断面设计、护岸景观元素(植物、铺装、照明等)的设计,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手段,创造护岸的美感度,强化水系的个性和特色。护岸有曲直之分,但以曲为主,曲代表着自然、生命和变化[7](图1);有自然和人工之分,以自然为主,技术手法相结合;有单一和复合之分,以提供游憩物质载体为目的,提升护岸视觉效果和人文景观。 2.4 亲水可游 滨水空间是游憩行为发生最频繁的地带[8]。水体空间具有开敞的视野,新鲜的空气,愉悦的鸟鸣,吸引着人们前往接近水滨,进行各种亲水性活动,包括静态的垂钓、驻留、观赏和动态的广场表演、放风筝、戏水等。而护岸的坚固密实与疏松,护岸的高度、陡峭度等都决定着水体的可达性。在护岸设计中,研究和分析大众行为心理,对水边行为进行整合性设计,选择行为发生的合理区段,进行相应的护岸空间形态设计,促进人们亲水行为的发生,包括残疾人坡道、盲道的设计,方便弱势群体的使用,并保证岸上的水体视线通畅性。护岸设计中还要处理好滨水区文化历史古迹的保护与展示和现代活动项目的开发之间的关系,创造出符合人类行为心理和精神活动的理想亲水空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