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教育> 园林教育

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30年

日期:2015-04-14  来源:《园林》  作者:林广思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影响了风景园林行业和专业教育的发展,它们与国家的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需求紧密相关

    风景园林专业的诞生

    从今回望,30年前的1984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1984731日,教育部、国家计委发出“印发《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的通知”,要求首先在高等工业学校中试行,其他类型高等学校参照试行。在该目录中,“风景园林”专业首次出现在通用专业目录部分的土建类专业中。由此,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了风景园林系,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

    其背景是,1982年全国开始修订第二次国家统一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到1987年底结束。据陈俊愉院士介绍,由于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的提议,《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了“ 风景园林”的新专业,并且陈从周教授认为这是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应与接轨的。该校的陈久昆教授解释.尽管同济大学自1979年开设了园林绿化专业,但是他们一直认为同济的园林学科特长在于空间规划与设计,而不是“绿化”。在毕业实践中,教员和学生也多接触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设计,所以提出把“园林绿化”更名为“风景园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应该注意的是,1930Landscape Architecture被陈植先生首次翻译为“造园学”,该专业名称先后更名为造园、城市及居民区绿化、园林。此前,1956年,在前苏联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下,造园专业更名为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并从北京农业大学调整至北京林学院。

    所以,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并非是1984年才产生的。在这一年,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城市园林系园林专业、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园林绿化专业、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园艺系园林专业、同济大学建筑系园林绿化专业、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园艺系园林专业也在招收本科新生。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北京林学院设有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园林植物二级学科硕士点,均为设在农学门类的林学一级学科下,是为全国唯一。有趣的是,这个时候的工学门类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含: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名称含有“园林规划与设计”。甚至是,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二级学科也在培养风景园林研究生。总的来说,全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规模很小,但是孕育着多样性。

    30年,专业的更替与传承

    30年过去之后,中国风景园林的学科地位和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中国拥有风景园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66个、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MLA)授予点59个、风景园林专业点124个、园林专业点161个。这些变化除了数量的剧增之外,重点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从林学和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独立为与之并列的一级学科。

    这样的变化是异常艰难的。1984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设立风景园林专业之后,一些建设院系开始更名或新设风景园林专业。1985年,同济大学的园林绿化专业更名为“风景园林专业”;此前,该专业设立在建筑系下,授予工学学士。东南大学于1986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于1987年分别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撤销了林学一级学科下的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点,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可授工学、农学学位)。然而,1994年起,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从工科土建类调整至农学环境保护类,可授农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这一方面说明了弱小的风景园林专业于这个时期在土木和建筑大学科中的尴尬地位,如东南大学的风景园林只招生了3届(19861988年);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建筑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1994年后停止招生。同济大学甚至在1993年将风景园林专业更名为“城市规划(景园建筑)”专业招生。可见,即使风景园林专业依然可以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但是由于设置在农学门类之下,依然难以被建筑院系所接受。1997年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拟削减二级学科和专业数量50%的设想,对研究生学科目录调整,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被合并至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风景园林专业被合并至园林专业或城市规划专业。总之,在1998年的时候,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规模依然较小,行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科属性和专业特性依然是不明确的。

    然而,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国家将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自1999年起,由于大学生扩招政策的直接影响,以及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园林绿化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同时,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82009年间,中国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点年平均增长约14%、学科硕士点平均增长约20%、学科博士点平均增长约20%。在行业和专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对风景园林学科和发展影响的是对于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名称的讨论。“景观设计”还是“风景园林”?《中国园林》学刊2004年第5期和第7期集中刊发了数篇辩论文章,可见这样的冲突是何等的激烈。与此同时,在面向对“景观”的探索之时,建筑院系重新创办了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自设景观工程二级学科、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自设景观建筑二级学科和景观规划设计二级学科等,引导建筑院系中的风景园林教育的复兴;最后,各种因素促使了2005年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MLA)的诞生。由于一些不和谐因素中的影响,包括关于行业执业注册资格名称是“注册景观设计师”还是“注册风景园林师”的纠结,也让风景园林行业错失了实施注册资格制度的良机。

    一级学科的确立

    幸运的是,风景园林教育界持续呼吁恢复风景园林学科设置,并且团结起来,在中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新一轮调整中把握着机会,终于在201138日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中确立了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的地位。随后,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合并了景观建筑设计和景观学专业,统一设置为“风景园林专业”(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同时保留园林专业。应该铭记的是,在近十年的奋争中,以下几份报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要求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报告》(2002810日吴良镛、周干峙、孟兆祯、王向荣写给教育部)

    《关于要求恢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并将该学科正名为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作为国家工学类

    一级学科的报告》(2005428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写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设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协)

    《关于申请以“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统一规范国内相关专业并作为工学类一级学科的报告》

    2006116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筹)写给教育部)

    《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论证委托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论证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论证报告召集人与统稿人为杨锐;论证从20096月开始,20113月结束)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于2007年主持编写了《关于申请在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农学门类中增设“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级学科”的报告》,还于2009年主持编写《关于在学科专业目录的农学门类中增设“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论证报告》。这两份报告都是提交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没有公开发表过。

    在全国风景园林教育界齐心协力争取学科地位之际,20103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正式成立,确立了风景园林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拥有独立的席位。该小组成立之后,研究和编写了《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该规范将对全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办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013510日,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改组为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风景园林学科地位恢复和一级学科的申报论证过程中,也激发了很多专家学者们对其内涵和外延以及发展方向的理论探索。其中,王绍增和杨锐等教授发表了不少重要的期刊论文,如《论风景园林的学科体系》(王绍增,2006)、《风景园林学的领域与特性———兼论Cultural Landscapes 的困境》(王绍增,2007)、《关于中国风景园林的地位、属性与理论研究》(王绍增,2014),以及《风景园林学的机遇与挑战》(杨锐,2011)、《论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和特征——兼论21世纪初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杨锐,2013)、《论“境”与“境其地”》(杨锐,2014)等。

    风景园林教育的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依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大多数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办学目标不清晰。个别学校甚至仓促开设风景园林或园林专业,结果是草草收场。在国际专业教育平台上,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选择到海外留学。虽然这有利于中国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了解世界、学习他国经验,但是比较其他国家的教育情况来看,这说明了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尽管风景园林教育界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讨论,但是,业界还没有形成基本的共识,还没有产生能够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总的来说,风景园林学科如何在建设美丽家园、重整河山的国家需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全国教育工作者去努力和探索。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FLA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园林
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71860号-1